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名人思想 > 雷军: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只要在理,都是为我好
  • 雷军: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只要在理,都是为我好

  • 来源:9K9K.COM    日期:2013-12-18 18:31:51
摘要: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雷军和马云、董明珠的对话,以及前一天和巨星刘德华的对话,雷军在语言上都占下风,对此,雷军有他自己的说法,我们来听听吧

上周周三、周四(12月11日、12日),我有连续两场对话,都是受益匪浅。先是和刘德华聊了两小时,被巨星的气场和谦和折服;噱头更大的是第二天,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的对话,董明珠董大姐气场逼人,马云更是辩论高手,让我压力山大。一个玩笑引发的“10亿赌局”之后被业界的朋友热议了好几天。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金山是从珠海起家,至今总部也在珠海,格力也是珠海的企业。我们对格力非常了解,对董明珠也非常佩服。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董明珠带着格力可谓是在中国传统制造、家电行业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做得非常成功。


尤其是在千亿营收盘子上,格力还能保持发展,在空调行业中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同时在渠道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说起格力,我们一直高山仰止。


我和董明珠的关系也非常好,在全国人大也是在同一个小组,经常一块讨论。董明珠的精明强悍、坚韧专注,我都一直相当敬仰。


这次,在央视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直到登台领奖前半小时,我才知道导演组把董大姐跟我安排在组,沟通中导演组要安排格力、小米分别作为传统巨头企业和新经济的代表做“交流”,再看看安排了马云、王健林这对去年的“打赌二人组”颁奖还要加入讨论,我心里当时就是一紧。坏了,这分明是要让我和董明珠当众掐架啊。我对董大姐很了解,她人称“铁娘子”,伶牙俐齿威名远播, 她又比我年长经验多,企业规模大。在电视辩论里,我肯定是辩不过她的。怎么办?赶紧先服个软。在后台候场时,我对她说,董总,你是大姐,企业规模也比我们大,我也肯定说不过你,等会无论如何,一定得口下留情啊。其实凭心说,相比平常的彪悍程度,董明珠后来在台上已经很给面子留力了。



从辩论技巧看,马云和董明珠都非常出色。我是工程师出身,可无论如何比不过这两位营销出身的大牛,论口才和控场能力,简直是弱爆了。后来有同事开我玩笑说,当时辩论过了两招,一比之下是不是感觉“要跪了”?我说,嗯,比这个,真是要跪。不过我想,他们可能对小米还不够了解。


小米营销的确好,但小米营销背后是过硬的产品和过硬的服务。小米提倡的营销是让用户口口相传。不是打广告,不是频繁的主动PR动作。


小米自己做的环节很少,所以必须跟合作伙伴的得相互依赖谋求共赢。包括最先进的代工厂、最先进的供应链,上游原器件的支持,以及物流体系的支持,小米认为格力是做了大而全,小米是极其专注地做了几件事。两个模式做好了都能赢。还有一个曲解,说小米不是实业。小米是国内领先的手机公司、领先的电视和机顶盒公司,这么怎么会不是实业呢?


格力的确非常强大。论营收,去年格力是我们8倍,今年是4倍,今年100亿利润 100亿税都是遥遥领先我们。我们非常钦佩格力,格力的确做到了极致,但这是在传统市场做到了极致,假如格力不转型互联网的话,在以互联网思想武装的小米面前,我觉得它一定会输。
小米的确没有工厂,没有自己的线下渠道。但我认为,小米的无就是小米的有,这是辩证的。小米没有工厂,所以小米能用共赢的思想团结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对于格力,除非董明珠有本身把她的工厂一直管理到世界最好;


第二,小米没有零售店,所以没有包袱,转型升级的动力更强,正因为没有现成渠道,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互联网电商渠道做到极致。因为无,所以我们有后发优势,我们又领先了一步。


      第三,我们不做最复杂的、管理难度最大的制造和零售系统和渠道系统,所以我们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用户服务方面,全身心投入地和用户交朋友。格力模式很大很全,但是很累,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不行,我们把自己不擅长、但有别人做得好的让别人去干,我们只干自己擅长的。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研发,而且小米所有的创始人都是技术、产品背景出身,我们还在源源不断引进世界级的人才。我相信,小米的无就是小米的有。


当然,大家别光被这场争论和赌局带到沟里去了。这其实只是晚会现场在特定情境下特别标签化的一种设定,如果格力也全面转型互联网那么这赌局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打赌,我建议1块钱时,是真的。董明珠在台上突然说赌10亿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天哪”。我的想法是,如果是当真,我愿意赌,如果是开玩笑,那就算啦。所以,我问马云敢不敢担保,结果马云说不干……


最后马云讲小米才只有3年历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非常认同,因为我自己做了20多年企业,但我认为我个人的优势就是长跑型的,路遥知马力嘛。说起来,我出道早,也算是老革命了,经历了无数风雨。马云率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台风口,小米现在看来也找到了。


我深知IT行业竞争之残酷。所以小米在追求高速成长,但不追求超高速成长,因为后者风险很高。所有小米的同事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向前推进,而且保持克制。


当然了,小米成立才3年多,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强的对手:苹果和三星,要战胜他们,对我们还很难。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要想得到社会全方面的认可,自然还是需要时间的。但我们提倡的发烧友、极客精神,已经被不少发烧友接受了。


在央视晚会上,董明珠问现场有多少人用小米手机,只有三四个人举手。但挺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起退场后,马上又几十个米粉围上来要合影,算是得到了当天十位获奖企业家中最疯狂的粉丝待遇。看来之前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问题,不喜欢在众人注目下举手,即便是在这样的现场,喜欢小米的人还是不少的,很让我高兴。


但回来之后还是挺沮丧:因为口才不好吃了亏,连累小米品牌受损,真不甘心。有同事说,你工程师出身自然比不过人家,但我觉得这还是借口。


      知耻后勇嘛,我下了决心,明年开始,做产品之余要苦练口才。


赌局的话题主要是经济界和制造产业界感兴趣,在这前一天我另一场对谈就是娱乐圈和粉丝们更感兴趣了。


那天,我和刘德华见面聊了两个小时。我至少算是刘德华的“伪粉丝”吧,他也一直是华人世界中各种美德,包括勤奋、上进、谦和、正直、好人品的象征。所以,在候场时刚见到他这样的巨星,我又是很紧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聊了一会,我搭话说,Andy,上世纪80年代我就买过你的专辑磁带《爱的连线》,(后来刘德华在现场还哼唱了一句)刘德华就跟我聊小米,看得出他对小米还是挺了解的。


两场相近的感受是,马云和刘德华在公众面前的表达都非常强悍,都有着巨大的气场,这是我需要学习的。马云、德华,分别是企业界和演艺界的巨星,虽然我岁数不小了,但这方面的确差。我是工程师出身,以前也从没想过有机会在公众大场面下侃大山,是小米的崛起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但我不觉得我可以以此为借口,如果我表现差影响了小米品牌,我会很内疚。


不一样的是,刘德华用很谦和的方式提携我这样的后辈,马云是用很苛刻的方式,从批评的角度,也在帮助提携我们。
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只要在理,都是为我好,都是在帮助小米进一步前进。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