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014年7~9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状况
1.1 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主要由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和移动单机游戏市场构成。2014年7~9月,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7.9亿元,环比增长11.9%。
图1: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数据来源:GPC IDC and CNG)
2014 年第三季度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继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如《刀塔传奇》、《雷霆战机》、《天天酷跑》等产品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增长。但另一方面,由于本季度能够达到上述游戏收入水平的产品数量仍然有限,曝露出移动游戏产业用户转化和研发持续能力的不足,增长率保持下降趋势。
1.2 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细分市场状况
在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的市场收入构成方面,按照智能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门类划分,可以将市场收入细分为iOS平台收入、Android平台收入和Windows Phone平台收入等。本季度重点监测iOS和Android市场状况。
1.2.1 中国iOS平台游戏市场状况
2014年7~9月,中国iOS平台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为18.4亿元,环比增长23.5%。
图2:iOS游戏市场规模(数据来源:GPC IDC and CNG)
iOS平台收入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本季度增长率有小幅回升。随着用户获取成本以及App Store平台下载量的增加,用户流动变得更加频繁,这意味着研发门槛被抬高,开发者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才能够有效地保留现有用户。
1.2.2 中国Android平台游戏市场状况
2014年7~9月,中国Android平台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约33.7亿元,环比增长5.2%。
图3:Android游戏市场规模(数据来源:GPC IDC and CNG)
在市场收入基数不断提高的前提下,Android平台游戏收入的增长速度在本季度有所放缓。但从具体产品来看,部分游戏在Android平台上的付费率水平已经超越了iOS,随着国内Android智能设备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未来Android平台游戏收入稳定增长可期。
1.3 中国移动单机游戏市场状况
2014年7~9月,中国移动单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约15.9亿元,在收入构成中,移动网络游戏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约为78.5%,移动单机游戏市场收入约占21.5%。
图4:移动单机游戏VS移动网络游戏(数据来源:GPC IDC and CNG)
本季度移动单机游戏收入下降,市场占有率也出现小幅回调。根据国内各渠道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一方面月流水收入达到千万元级别的单机游戏数量不及上个季度,另一方面单机游戏的平均收入水平不如网络游戏,是造成移动单击游戏收入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
1.4 第三季度移动游戏典型事件
图5:2014Q3期间关于移动游戏的典型事件
第2部分:2014年7~9月中国移动游戏用户状况
2.1 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
2014年7~9月,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达到约3.4亿人(338.1百万人),环比增长5.1%。
图6: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情况(数据来源:GPC IDC and CNG)
第三季度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Android平台对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小米、华为、联想等国产千元Android智能机出货量快速增长的影响,大量用户被转化为Android平台游戏用户,Android平台也藉此拉开了与iOS平台的差距,第三季度Android游戏用户与iOS游戏用户在国内的比例扩大至7:3。
虽然规模仍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却出现放缓,这意味着移动游戏行业关于用户获取的竞争更加激烈。相比产业发展之初,目前每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已经出现数倍增长,受此影响,未来移动游戏推广的竞争重点也有可能将从增量用户转换为存量用户。
2.2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分析
2.2.1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上网方式分布
截至9月底,在中国移动游戏用户的设备联网方式上,使用蜂窝数据网络(指“Cell Network”,包括2G/3G/4G网络)联网进行游戏的用户比例约为32.8%,使用无线网络(Wi-Fi)的比例约为67.2%。
图7:移动游戏用户联网方式分布(数据来源:GPC and CNG)
使用无线网络仍然是用户进行游戏的主要联网方式。相比上季度,使用蜂窝数据网络进行游戏的用户比例进一步缩小,4G牌照的发放目前还未能扭转用户主要使用 Wi-Fi联网游戏的现状,渗透尚需时日。并且随着城市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热点覆盖率的提升,两者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开。
2.3 iOS游戏用户分析
2.3.1 iOS游戏用户版本分布
截至9月底,国内iOS游戏用户所使用操作系统版本分布情况如下:使用8.0版本的用户约占整体的3.3%,使用7.1版本的用户约占65.7%,使用7.0版本的用户约18.6%。
图8:iOS游戏用户所使用操作系统版本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苹果公司推送了iOS 8.0版本的系统更新,从分布比例看,或许由于发布时间较晚的缘故,将系统更新至8.0版本的游戏用户数量并未对整体格局造成明显变化。在其他版本方面,7.1版本的覆盖率较上季度有了明显提升,7.0版本的覆盖率则进一步缩小。整体上分析,由于iOS系统版本并非是当前用户体验游戏的瓶颈,升级需求还不够强烈,此次8.0版本更新对iOS游戏市场的影响有限。
2.3.2 iOS游戏用户设备分布
截至9月底,在国内iOS游戏用户使用的智能设备中,iPhone5s比例约达到24.8%,iPhone4s约22.2%,iPhone5约16.6%,iPhone4约12.4%。
图9:iOS游戏用户所使用设备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由于在iPhone6发布前夕,iPhone5s的价位已经调整到性价比较高的位置,因此第三季度iPhone5s的增长符合预期,超越iPhone4s成为iOS平台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终端设备。在游戏应用层面,iPhone5s的提升主要集中于性能层面,对移动游戏产品的开发环境并未造成较大影响。
2.4 Android游戏用户分析
2.4.1 Android游戏用户版本分布
截至9月底,在国内Android游戏用户使用的智能设备中:使用4.4版本的约占整体的9.5%,使用4.3版本的用户约13.2%,使用4.2版本的用户约31.8%,使用4.1版本的用户约22.0%,使用4.0版本的用户约12.7%。
图10:Android游戏用户所使用操作系统版本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4.4版本的Android系统获得了接近一成的市场份额, 4.2、4.3版本的份额也较上个季度出现提升。这意味着新版Android系统对游戏用户的吸引力更强。从整体上看,Android各系统份额分布较为平均,除Android对游戏应用并无系统版本强制升级要求外,另一个原因还有Android设备生产制造方数量较多,产品价位分布均匀,不同性能和阶段的产品适配相应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4.2 Android游戏用户设备分辨率分布
截至9月底,在国内Android游戏用户的设备中,屏幕分辨率为800*480的比例约为25.4%,1280*720的约为22.6%,854*480的约为13.3%。
图11:Android游戏用户所使用设备分辨率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Android设备的分辨率分布状况较上季度并无明显变化,区别主要在于1280*720与800*480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说明在设备价格逐渐走低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的分辨率正在从低向高逐步升级,这意味着移动游戏的感官效果能够借助更大屏幕得到提升,画面细腻、场景丰富、玩法重度的移动游戏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2.4.3 Android游戏用户来源分布
截至9月底,在Android游戏用户来源分布中,360手机助手约达到30.1%,应用宝约23.0%。
图12:Android游戏用户来源分布(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Android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360手机助手、应用宝等仍然是Android平台最主要的移动游戏用户来源。在竞争格局方面,第三季度应用宝的用户份额出现快速增长,但360手机助手仍牢牢占据首位。
全面化、精准化目前已经成为移动游戏开放平台建设的重要特征。比如,360移动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包括测试、扶持、推广、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全程服务;UC九游统一SDK,帮助开发者节约开发成本和接入成本,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推广资源。
另一个特征则是手机硬件厂商对应用商店的快速发展,例如小米手机市场、OPPO旗下可可软件商店等。利用设备优势,手机硬件厂商自线下拓展线上用户群体,培养了稳定、忠诚度高的用户群体。一旦用户养成下载习惯,就不易造成流失。但此类渠道也存在问题,比如因精品内容匮乏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因此,持续丰富渠道内容,加快渠道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国内智能手机硬件厂商的重点工作之一。
第3部分:2014年7~9月中国移动游戏产品状况
3.1 中国iOS游戏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应用类型划分,在中国区App Store销量排行榜前100名中,游戏类应用的比例约达到90.0%,其他类型应用约占10.0%。
图13: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TOP100应用类别(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iOS游戏与应用产品的数量比例依然悬殊,游戏仍旧是移动娱乐需求最高的产品类型。整体上看,第三季度畅销榜前列的产品格局未出现明显变化。
3.2 中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数量划分,在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整体数量的比例约达到25.9%,即时战略类游戏约18.7%,动作类约17.1%。
图14: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游戏类型(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移动游戏的研发类型依然延续上季度的特征,市场中产品的种类分布更加均衡。与上季度相比,角色扮演与即时战略类游戏占比下降,动作类游戏出现小幅提升,这说明以角色扮演、动作类游戏为代表的中、重度游戏发展趋势正在逐渐明朗,研发商积极投入、开发动作类游戏,以谋求收入水平更高、生命周期更长的长线产品。
3.3 中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收入分布
截至9月底,按收入划分,在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即时战略类游戏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约达到31.1%,动作类游戏约21.9%,角色扮演类游戏约18.3%。
图15: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游戏收入(数据来源:GPC and CNG)
与上季度基本相同,第三季度收入最高的三种游戏类型仍然是即时战略类、动作类和角色扮演类。其中,即时战略类游戏收入占比较上季度提升最大,超越动作和角色扮演两类成为第一,部分该类型产品在第三季度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3.4 中国Android游戏代表产品收入来源分布
截至9月底,在Android游戏产品《秦时明月2》的收入来源中,360手机助手的贡献比例约为35.3%,应用宝约22.7%,百度移动游戏约13.8%。
图16:Android平台《秦时明月2》收入来源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秦时明月2》是一款以国产动漫IP研发的移动游戏,在国内拥有较强的用户基础,在初期用户获取及推广阶段等方面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收入。作为一款3D角色扮演类游戏,《秦时明月2》的成功说明用户对3D画面、角色扮演移动游戏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同时也表明移动游戏的画面表现层次更为丰富,更加接近客户端游戏。
在运营方面,360手机助手由于能够在游戏上线前进行封闭测试,定位目标人群,方便产品上线后进行精确推广。同时开放游戏的预下载,即用户在开服前可以将游戏下载安装到设备中,待开服后第一时间登录。在开服前积累了大量用户,运营数据具有短期爆发。
截至9月底,在Android游戏产品《海岛奇兵》的收入来源中,360手机助手的贡献比例约为46.2%,百度移动游戏约19.2%,可可软件商店约18.0%。
图17:Android平台《海岛奇兵》收入来源情况(数据来源:GPC and CNG)
《海岛奇兵》作为芬兰知名移动游戏开发商SuperCell的产品,自发布之初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iOS版在中国区App Store上线后曾经拥有上佳表现。时隔五个月后,《海岛奇兵》开始在360手机助手、百度移动游戏、小米应用商店、豌豆荚等10大Android平台上线运营。
《海岛奇兵》是一款自造IP的产品,在国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SuperCell的品牌效应。在目前IP价值被无限放大的国内移动游戏市场,SuperCell 的经验也为国内开发者指明了另一条道路,即凭借游戏质量获得用户、积攒口碑,使自造IP产生价值,形成游戏产品和研发商的双重品牌效应。这样的模式不仅避免了商业模式单一化(过度倚重IP价值),也为移动游戏产品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3.5 中国移动游戏重点类型监测:棋牌游戏
3.5.1 用户活跃度状况
截至9月底,在iOS平台中,棋牌游戏的用户活跃度约达到0.17,在Android平台中,棋牌游戏的用户活跃度约达到0.14。
图18:移动游戏用户活跃度(数据来源:GPC、CNG and TalkingData)
按平台划分,第三季度Android平台用户对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活跃度首次超过iOS平台用户,其余游戏类型的活跃度则仍是iOS平台领先。从产品类型角度分析,中、重度游戏的用户活跃度普遍出现提升,说明用户的兴趣点正在转向此类游戏。
整体上,棋牌游戏仍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移动游戏类型。以联众《达人麻将》、《天天斗地主》两款产品为例,其iOS和Android平台数据的综合水平表现出相同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棋牌类游戏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根据联众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前三个季度累计的月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长 43.3%。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也达到了25.6%。
3.5.2 用户7日留存状况
截至9月底,在iOS平台中,棋牌游戏用户的7日留存率约达到16.5%,在Android平台中,棋牌游戏用户的7日留存率约达到11.6%。
图19:移动游戏用户7日留存状况(数据来源:GPC CNG and TalkingData)
第三季度iOS平台用户在棋牌类游戏上的留存率尤为突出,其他类型较为平均;Android平台用户则在卡牌游戏、动作游戏和棋牌游戏方面表现较好。整体来看棋牌游戏仍是目前市场上留存率最高的类型,以联众的《天天斗地主》和《达人麻将》为例,其7日留存率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5.3 用户日均游戏次数
截至9月底,在Android平台中,角色扮演游戏的用户日均游戏次数为5.60,棋牌游戏的用户日均游戏次数为3.08次,在iOS平台中,角色扮演游戏的用户日均游戏次数为5.19,棋牌游戏用户日均游戏次数为2.45次。
图20:移动游戏日均使用次数(数据来源:GPC CNG and TalkingData)
对比以上多组数据发现,棋牌游戏具有单次游戏时间长的特点。这说明棋牌游戏的用户使用时间已经开始集中在一天当中的某几个时段,吸引用户投入完整时间进行游戏。以《达人麻将》和《天天斗地主》为例,日均游戏次数均达到8次以上,说明该类游戏对用户具有较强的粘性,并且能够较好的挖掘用户碎片时间,让用户形成单日多次登录的习惯。
由于棋牌游戏较为强调用户之间互动,能够吸引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用户活跃度与在线时长都处在行业较高水平,比如《达人麻将》的平均使用时长接近一个小时,《天天斗地主》达到一小时十四分以上,均处于同类产品中较为领先的位置。
第4部分:移动游戏海外重点市场状况
4.1 德国iOS游戏市场分析
4.1.1 德国iOS游戏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数量划分,在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游戏类应用占据61.0%份额,其他类应用软件占39.0%。
图21: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应用类别(数据来源:GPC and CNG)
游戏产品不仅牢牢占据德国App Store市场主要份额,而且具有生命周期长的特征,排在德国畅销榜前列的游戏,上线时间基本都在一年以上。
4.1.2 德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数量划分,在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即时战略类游戏占整体数量的比例约达到15.8%,模拟经营类约达到13.2%,动作类与角色扮演类游戏同为11.6%。
图22: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游戏类型(数据来源:GPC and CNG)
第三季度与以往不同,德国区角色扮演类游戏出现增长,与动作类游戏并列第三,这或许预示着受角色扮演类游戏吸引,开发者将会把移动游戏引入高粘性、重度化的发展之路。此外,在德国市场上,模拟经营类游戏数量占比高于中国国内,其市场空间与开发特点值得中国开发者关注。
4.1.3 德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收入分布
截至9月底,按收入划分,在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即时战略类游戏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约为19.5%,模拟经营类游戏约达到18.0%,动作类游戏约为10.7%。
图23:德国区App Store畅销榜游戏收入(数据来源:GPC and CNG)
在德国市场上,即使收入最高的即时战略类游戏,其收入占比也未超过市场两成,各类型游戏收入较为平均,这也是欧洲iOS游戏市场所反映出的共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的即时战略游戏多达数款,均获得了较高收入,如《Clash of Clans》。
4.2 韩国iOS游戏市场分析
4.2.1 韩国iOS游戏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数量划分,在韩国区App Store畅销榜上,游戏产品的比例约达到81.0%,其他应用软件约19.0%。
图24:韩国区App Store畅销榜应用类别(数据来源:GPC and CNG)
或许受到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影响,韩国iOS市场不仅在游戏与其他应用比例分布上与中国国内情况较为接近,而且在运营模式上也存在相似经验。目前韩国移动游戏的发行多集中在Kakao平台上,其中App Store游戏类畅销榜TOP10中约有8款产品由Kakao发行。
4.2.2 韩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数量分布
截至9月底,按数量划分,在韩国区App Store游戏畅销榜上,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整体数量的比例约达到19.3%,模拟经营类约为17.7%,动作类约为12.5%。
图25:韩国区App Store游戏畅销榜游戏类型(数据来源:GPC and CNG)
与欧洲状况相反,即时战略类游戏在数量上并未进入韩国iOS游戏市场前三,取而代之的是模拟经营类游戏。通过统计发现,韩国有大量模拟经营类游戏处在畅销榜10-40名之间。随着中韩两国在移动游戏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未来中国国内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韩国游戏产品。
4.2.3 韩国iOS游戏细分类型收入分布
截至9月底,按收入划分,在韩国区App Store游戏畅销榜上,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约达到24.6%,动作类约达到15.5%,即时战略类约10.7%。
图26:韩国区App Store游戏畅销榜游戏收入(数据来源:GPC and CNG)
受韩国客户端网络游戏影响,角色扮演类游戏在韩国移动游戏市场具有较高的收入能力,与位列二三位的动作类和即时战略类差距较为明显。
在产品收入类型方面,韩国与中国的状况较为接近,同为角色扮演类游戏数量最多,且收入跻身前三甲。韩国作为向中国输出游戏的大国,其成功产品可以为中国国内的开发者和运营商提供学习样本,进而帮助国内各类型移动游戏均衡发展,逐渐打开市场收入被少数类型游戏垄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