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段时间正式披露的情况,游戏圈至少发生了三件与上市有关的消息。
首先是触动科技选择赴美上市,主打游戏引擎概念,但最终没有被资本市场认可,还是给它一个游戏公司的定位,这直接导致估值被急剧拉低,陈昊芝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再有就是做网游加速的迅游,以及专注做海外市场的昆仑出现在了证监会最新IPO预披露名单显。
从公司发展的前景以及资本市场的期待值来看,触动和昆仑相比到底如何我不知道,但是碾压迅游是必然的,但是奈不住,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美国这个爹实在,不喜欢触动那些至今有点虚的引擎故事,而中国A股这个“爹”只看业绩,未来如何,他不管,且有游族等几家游戏企业早已借壳上市在先。
昆仑到底是不是纸老虎,这个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但就迅游来说,这完全是一个HelloKitty。
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2008年,宽带开始逐渐走入家庭,而作为当时网络上一个重要的娱乐项目,游戏的需求旺盛,这从目前端游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几款主要的端游都是2008年前诞生。
迅游这个时候诞生可谓恰逢其时。
而迅游也收到一笔亿元的融资,360成为了他的一个重要的股东,从迅游的形态来看,迅游和360有很多的相似性。
都是一个客户端工具,对用户有很强的粘性,初期增长迅猛,用户的流失率低,未来充满畅想,可以多方面拓展。
但是,迅游是杉不是檀,至今依然是一个单一工具属性,而且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差,其他方面的的拓展为可以说0,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迅游至今的具体用户多少,这个我不清楚,而从去年年中迅游一次冲击1亿用户的活动来看,现在迅游的用户应该破亿了,但是用户是用户的用户,这1亿用户到底有多少活跃的?有数据显示是250万。
用户的数量急剧滑坡的最大原因就是网速已经不再是一个制约用户网游戏的困难,可能在3线城市,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但这个市场随着宽带中国的战略的逐步实施,将彻底解决。
再来,我们看迅游的营收,迅游2013、2012、2011年度的营收分别为1.44亿元、0.905亿元和0.70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86万、3091万和2027万元。对应的年度网游加速业务占比分别为94.61%、92%、90.98%,可以看到的是业务高度集中。
这种业务上的高度集中将带来巨大的风险性,迅游科技也在其招股书中承认,如果网络状况能够改善到游戏不存在延时,或者延时对游戏玩家的使用效果无影响,公司产品将面临市场空间被挤压的风险。
留给迅游的大环境还有网游加速这个市场的空间,根据统计,这个市场的规模也就最多5亿元左右,任迅游再怎么折腾,5亿元基本上已经到顶了,这还是在考虑网游加速不会被淘汰的情况下。
但是这个业务被淘汰是必然的结果,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市场虽然小,但不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者。
包括迅雷、网易这些巨头都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业务,此外,专注的网游加速的公司如27代理等市场份额也不小。
这么差的大环境,迅游的成长空间真的十分有限。
而且,网游加速的模式很容易被复制,说道底网游加速服务主要是利用各地IDC机房购买专门的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加速服务。
现在端游市场的竞争虽然没有前几年那么激烈了,但市场也已经饱和了,各大厂商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留存现有用户,再从对手那里抢用户。
所以,这种低门槛的技术对于这些厂商来说根本就是必须要有的,从中你也就会发现,迅游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相比于现在迅游还在做的向用户收费提供服务,这些网游厂商根本不收费,双方的出发点不同,迅游以此为生,巨头以此为一个小辅助。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视频网站在各地花大力气键CDN,对于视频网站来说,这是基础服务,必须做好。
而在竞争上则有点点像京东买电器送图书让当当闭嘴一样,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竞争。
迅游的未来在哪里?
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集不超过2.5亿元,用于智慧云加速平台(SCAP)优化和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营销网络平台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
迅游的出发点到底如何我不知道,因为营销网络平台技术迅游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没做起来,智慧云就更不用说了,迅游绝对没有优势。
而且,我们需要更全面的来看的是,迅游至今在移动端没有任何表示。
在手游发展迅猛的情况下,现在的移动网络随着4G的发展也将不再是问题,但是迅游前几年可以说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重头再来的机会。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的公共场所有免费的WIFI,政府也在大力的扶持这类项目,可迅游你咋就没想到呢,本来你来做这个是很有优势的啊。
但现在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移动上没有布局,将导致迅游的未来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