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国内新闻 > 4G时代翩翩来迟的"虚拟运营商"
  • 4G时代翩翩来迟的"虚拟运营商"

  • 来源:PingWest中文网    日期:2014-01-03 09:35:24
摘要:最受大家关注的京东所获准的经营范围包含40多个城市的电信合作以及30多个城市的联通合作,这一数字不及北纬通信的覆盖区域广。而批文给出运营牌照期限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截止后是否继续进行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发放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久前,工信部向11家机构发放了虚拟运营商牌照,意味着这11家机构可以正式展开运营商业务,也意味着中国的电信网络局面出现了新的形势。不过,这些虚拟运营商并非可以在所有地区开展业务,而是进行了地域的划分,例如最受大家关注的京东所获准的经营范围包含40多个城市的电信合作以及30多个城市的联通合作,这一数字不及北纬通信的覆盖区域广。而批文给出运营牌照期限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截止后是否继续进行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发放还是一个未知数。


首先让我们简单看一下国际上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情况吧。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英国虚拟运营商Virgin mobile迅速崛起,通过购买运营商信道的方式,自主运营业务和品牌,靠着一系列的低价服务和个性化订制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虚拟运营商,随着Virgin的发展,也有几家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机构没能将业务很好的开展起来,Mobile ESPN和迪斯尼移动两家有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结束了运营。这段时期虚拟运营商被认为是传统运营商的分食者,同时在业务上以更低的通话费用和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而时间来到2011年,美国大范围的4G网络铺设让运营商急需用户填补网络容量,这段时期再次涌现了众多虚拟运营商,他们的业务集中在更加灵活的数据套餐资费,以及自主运营的合约手机贩售,直至今日。


有此可见,虚拟运营商相对于传统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在避免了顾虑硬件设备运营维护的基础上,虚拟运营商可以提供给用户更便宜、灵活的资费和服务。


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双方都是一个互利互惠的事——在利益分配合理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虽然只能赚取批进零出的较少利益,但是却可以为自己赚取大量的用户,而运营商则可以减少运营的风险和精力投入,同时通过虚拟运营商的渠道为自己引入更多的用户。美国Sprint就曾经在与Virgin合作中靠其获得了将近40%的收入,但却被Virgin掌握的众多的用户以至于无法回购。


那么,中国为何不早些开放虚拟运营商的牌照,Virgin在2007年的时候企图进入中国为何也以失败告终呢?


答案很简单,中国的传统运营商并非完全市场化的自主运作,国家监管机构、或者说工信部对于运营商干预过多让虚拟运营商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经营想法进行运营。就拿这次公布的细则来看,不但限制了获牌机构的经营地区,同时还以如“虚拟运营商必须遵守市场秩序,包括必须执行电信网码号资源、业务资费、市场管理、服务质量、设施建设和运行、安全生产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行业管理要求,按照业务界定范围,依法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活动。”这样模糊不清的条款来进行规定,为的就是行使更大的控制权。


所以,虽说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但在中国这个市场如果想与三大传统运营商站在同样高度的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恐怕还是一个天方夜谭。


那么为何现在又要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呢?


截止2012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达到了11亿,与13亿的人口作比较的话几近饱和,若以引入用户为理由未免有些难以让人相信,但其中3G用户仅为2.2亿,说明3G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而4G的发展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三大运营商致力于推广4G业务,但同时无法摒弃现有的3G乃至2G业务,或许已经到了分身乏术的地步,此时引入虚拟运营商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摊这部分压力——将已有的网络批发出去,如果运营得好,将会转化大量的2G用户到3G/4G网络,如果运营的不好,压力已经转嫁到虚拟运营商身上,自己并无太大损失。同时,依仗着工信部这一重大靠山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风险——几乎可能让任何一家虚拟运营商侵蚀甚至威胁到三大传统运营商任何一家,必要时刻工信部可以强制回收用户,别忘了,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管理的运营商结构。


另外,近两年移动应用对传统运营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不断下滑,蜂窝通信压力不断增大让传统运营商也感觉到了压力,既然无法正面对抗打压这些移动服务(三家运营商自己推出的移动应用无论是服务类还是IM类没有一个成功的完全可以说明),那么收一些“小弟”一面与他们竞争,一面拉拢这些移动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假设一下,如果腾讯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后,微信所增加的用户就不单单是腾讯自己的用户了。或许这也说明了为何马化腾不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原因:既申请不下来,就算申请成功可能也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何必呢。当然,在利益的合理分配与趋势下,不排除哪家虚拟运营商与现有的移动服务进行深度合作成功的情况出现。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于现有的11家虚拟运营商牌照获得机构来说,他们同样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又为什么入场呢?原因同样很简单:用户。拿京东为例,即使被限制了经营区域,仍然有众多的以往不属于自己目标范围的用户加入进来,同时利用自己强大的渠道、已有的品牌效益和线上用户,推广运营可以说并非难题,再加上与小米、魅族、OPPO等手机厂商合作的可行性——这些以线上电商销售为主的手机想要更好的进驻传统运营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与京东合作就容易得多了。而习惯于线上购买手机的年轻用户也与虚拟运营商的用户人群正好相符合,一切都是那么的順理成章。


中国的运营商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无论是分蛋糕,还是把蛋糕做大,最后蛋糕给谁吃,并不是大家说了算的事情。控制利益的分配一方面能保证三大传统运营商的绝对地位,一方面又能利诱一些有需求的机构为他们做事。毕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摆在眼前,充分利用发展,同时控制发展,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虚拟运营商的未来。


但最终,利益还是集中的,希望通过引入虚拟运营商来打破现有格局、引入市场化竞争的观点可能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