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可谓是国产手机网游(以下简称:手游)风生水起的一年,精品不停涌现,收入更是扶摇直上,某些游戏甚至长期占领苹果中国app store的免费榜及付费榜的首位。而相对来说,页游的表现较为低调,虽然收入上的表现还是呈现高增长,但是从精品及新品的上来看却没有太多可以称道的地方。为此,不少人开始唱衰页游,宣扬手游兴起对页游产生巨大的冲击,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手游就与页游势不两立?
手游和页游的同与不同
手游与页游最大的共通点在于两者均属轻量化游戏,有着便捷的游戏模式及对玩家的碎片时间较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游戏不需要你长时间呆在屏幕前干点什么,不过就需要你频繁地登入游戏进行点击。而两者所属的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在目前市场上有着绝对的覆盖性,0PC00上花费时间而断定手游对页游有着重大的影响,明显是不科学的,毕竟两者仅只从属于该平台很少的一部分,更何况两者有着不同的需求方向。
首先,两者对游戏时间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页游一般对用户时间的需求都是基于电脑本身,也即是所谓的“碎片时间”是在使用电脑时的碎片时间。而手游更偏重于生活上的“碎片时间”,也即是坐车、厕所、走路等等,两者在时间点上不存在太多冲突性。不过鉴于手机跟PC的用户有着高度重合,手机所占的时间越多必对PC端的时间影响越大,但这仅也是从平台层面来看,但实际的影响却远没那么大,因为你只要抛弃不了PC,就抛弃不了页游。
其次,两者的推广渠道不尽相同。目前对于页游推广,相信页游玩家们都并不陌生,基本都是基于大范围的网络广告,如各视频站点中的视频广告、各网站弹窗广告及搜索引擎推广等等,也就是基于网页本身。而对于手游来说,他们更着重于应用市场推广和随机安装这些能直接带来安装量的渠道,甚至绝大多数页游连作为门面的官网也没有。这是由于手机游戏本身的特殊情况(需下载到电脑后,再链接到手机,再安装)所决定的,而页游的那种大规模广告对于手游来说,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从推广渠道上,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两者对于用户推广方式完全不同,既不冲突,也互不影响。
对于手游平台这块大蛋糕来说,页游厂商也并不是那样轻易放弃的,特别在其支付及技术都成熟的条件下。在今年,不少的当红页游都推出了自己手游版,如《神仙道》、《龙将》等,目的也就是为了丰富自身产品线及保证游戏的有效延伸。而手游也积极寻找在PC端上的突破,希望借着其手游的影响力在传统的PC端上占据一席之地。毕竟两者的市场都是巨大的,没人愿意放弃这块随手可得的蛋糕,况且在技术方面两者的壕沟并没有那么大,像UNITY 3D在两平台上都有所实现。只要实现两者在数据上的互通,跨平台的延伸更是非常有聊的事。
游戏本来就是无分界限的产品,平台只是实现其的一种途径而已。跨平台把游戏的概念给放大,让用户在不同平台上都感受到游戏不同的魅力这也是游戏的所渴望的。更关键是这也是产品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解放平台的限制,使得游戏适应性和可玩性更加强。当然手机和PC,在操作等各方面有着不同的体验和需求,但从《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鳄鱼小顽皮爱洗澡》的成功跨平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所谓“不同”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转换。
手游繁荣,页游也如此
虽然今年唱衰页游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页游似乎没受到太大的冲击。而运营商、研发商等仍然处之泰然,像是360、37wan、91wan等大型页游平台表示页游仍然大有可为。虽然说已经有部分页游研发商转入了手游的开发,但这也是其丰富产品线及增加新的收入渠道的必然结果。而且通过观察相关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页游的整体开服数仍然不减、收入更以30%的增长、新品也不断涌出,更关键的是我们看到页游技术的成长,如3D、玩法等等,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页游的势头仍然在,而且会一直延续到未来的几年。所以页游在今年,或者未来几年外界所说的“低迷”更多的会是业内的一个调整,更何况目前页游市场不再是当年那个风吹就会倒菜鸟,而是逐渐形成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化解这一波波的外来冲击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结语:
把手游的兴旺看成页游的“狼来了”的想法有点杞人忧天,毕竟目前页游所占领的市场份额及用户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放弃得掉的,更何况两者平台上带来的差异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其实在页游行业,不少页游公司已经参与到手游发展中去,建立手游平台、出产自己的手游作品甚至延伸自身产品的产品线,原因也就是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这块“烫手的山芋”。如其强调手游的威胁论,不如在把页游做得更好情况下将其看做页游延伸的一个方式,让用户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存在,这对两者都有着不同的好处。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手游和页游两者并不对立,甚至两者可以说得上相互相成,而今年,手游的兴起对页游来说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