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总裁刘炽平最近比较忙。这位负责企业战略、投资并购的高管,先是2月份在上海与大众点评CEO张涛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入股事宜,在3月,和京东CEO刘强东微笑握手的形象又上了各大报纸版面。最近一次,他在内部会上否认了腾讯视频将卖的消息。
一段时间以来,腾讯成了TMT(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最火的机构投资者。
大家发现,腾讯想明白了:从大包大揽,“山寨”所有热门领域的业务布局策略,转向为“甩包袱”式的资本进驻。愿意跟搜狗、点评、京东这些垂直领域老二“化敌为友”的,是一只更加自信和开放的企鹅。
“狗日的”腾讯转型
许多关于互联网创业的书籍都有一部分篇幅,来讲“你这个创业项目如果腾讯跟进了,完全复制你的产品模式,你怎么办”。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一度成为外界给予腾讯的一个标签,腾讯“山寨王”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2010年7月,《计算机世界》刊登的一篇封面文章使这种讨论和情绪达到一个沸点。
这篇名为《“狗日的”腾讯》的报道,列举出QQ团购模仿美团、QQ游戏平台“血洗”联众、QQ爱问跟随百度知道等标志性事件。报道引爆了业内、围观群众针对腾讯的指责。
这件事对腾讯亦有触动。
2010年9月,腾讯开放社区平台上线;11月,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上线;2011年5月,开放计划“Q+”发布。在2011年6月,腾讯首次召开“腾讯合作伙伴大会”。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会上表态,要“再造一个腾讯”,“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腾讯才算真的成功”。
今天在微信产品上,也能感受到腾讯渴望开放的意图。微信的目标是“连接一切”,它更像一个平台,但不止提供流量分发,微信上的各方以信息流、资金流建立联系。
“Powered by 微信”是微信团队最新提及的一个概念,即提供支付、LBS、客服等“能力”给商户、用户、公众号。支付是重要“能力”之一,使微信上的商业模式形成闭环,也为“开放”增添了想象。
腾讯选择开放的“底气”来自于用户积累,无论PC还是移动,在最有办法粘住使用者的社交领域,它一直是老大。
社交平台成开放平台
微信这个炙手可热的平台让垂直领域的巨头趋之若鹜。目前,在微信“我的银行卡”类目下,非腾讯旗下直系的包括有今日美食(大众点评提供)和嘀嘀打车。作为交换条件,两家均被腾讯以入股的方式实施“控制”。
在腾讯宣布并购大众点评20%股权当日,“今日美食”上线。新京报记者获悉,腾讯负责开放平台和广点通的副总裁郑志昊已悄悄“进驻”大众点评,深度参与公司决策。而嘀嘀打车刚宣布,77天补贴用户过亿,共砸下14亿元。据知情人士称,部分补贴金将换算成腾讯在嘀嘀打车的股份,腾讯有可能成为其控股股东。嘀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腾讯仅是投资人,嘀嘀保持独立性。”
在微信之外,QQ和手机QQ也是不能小视的社交产品。就QQ而言,总月活跃账户2013年底达8.08亿元。相比微信,QQ和手机QQ在3G网络不十分发达的二三线城市更有优势。对于迫切渴望拓展二三线城市,来对抗淘宝、美团的京东和大众点评等来说,QQ的引流作用也相当有诱惑力。
在移动时代,手Q自然不会放过在平台化、商业化的机会。近期的分享中,腾讯手Q产品负责人李玲提到,“在一家咖啡馆尝试让用户设置特定QQ签名,来获取9.9元优惠咖啡;一周时间,总共带去了500多位客人。”目前大众点评、嘀嘀打车的应用场景已接入手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