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消息,吃鸡类游戏是当下最受玩家喜爱的游戏类型,各大厂商也看准时机研发出了很多相关的游戏产品。不过最近传出了广电总局否定吃鸡类游戏的消息,这基本宣告这类游戏的“死刑”。但是厂商已经有很多都推出了这一类型的产品,如何避免开发损失呢?各位不妨尝试这样一些套路。
吃鸡类游戏在国内尚未“落地”就已“成盒”的情况下,笔者发挥了下脑洞,看看下面几条国产吃鸡游戏出路是否靠谱。
上周五,游戏工委官网刊发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吃鸡”类游戏基本态度。全文中对吃鸡游戏鼓励杀戮,类似古罗马角斗场式的游戏核心理念持否定态度,并进一步明确表示吃鸡类游戏很难获得出版运营许可。
此文一出,基本算是宣告了吃鸡类游戏在国内已死:不仅《绝地求生》绝无可能以正式身份进入国内,一群国内跟风研发的吃鸡类游戏也面临无法上市的窘境。
在近日,网易游戏在官网上回应总局意见,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尽快对相关类型的游戏进行修改与调整”。此前,网易已有两款吃鸡类游戏(《荒野行动》、《代号:Survive》)在测试当中。
网易表示将遵照管理部门意见,对游戏进行修改
从网易公告来看,网易并没打算直接取消游戏,而是想通过“修改与调整”让游戏能够顺利拿到版号上市,这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吃鸡类游戏在国内尚未“落地”就已“成盒”的情况下,笔者发挥了下脑洞,看看下面几条国产吃鸡游戏出路是否靠谱。
绝口不提改称“躲猫猫”“生存类”
首先,目前研发中、测试中的吃鸡类游戏要全部改名。肯定是不能叫了,其他暗示了弱肉强食、战至最后一人的词语也不能要。总之,宣传文案得全改。
尝试用“躲猫猫”来形容吃鸡玩法吧
吃鸡游戏一大特点就是玩家需要东躲西藏,甚至还诞生了“伏地魔”这一搞笑称呼。那就干脆将游戏模式称为“躲猫猫”玩法吧,反正《绝地求生》里面已经诞生了不开一枪也能吃鸡的玩法,这个不血腥不暴力吧?
另外,吃鸡类游戏核心胜利条件就是活下来。那宣传自家吃鸡游戏为“生存类”游戏没问题吧?
《绝地求生》里面,玩家降落过后,是满地搜索各种武器;那咱们游戏中,玩家降落过后满地搜索包子、木头,制作生存资料,这个很和谐吧。什么,你说没武器玩家间怎么厮杀?别闹了,那是VIP玩家才有的福利道具!
将吃鸡游戏作为更新内容加入已上线游戏中
如果厂商手上有已上线的的枪战游戏,可以将考虑将正在开发中的吃鸡游戏作为更新内容、新模式加入到已运营游戏中。当然,宣传上还是不能提。
厂商需要做的,就是将吃鸡游戏换皮,人物角色、美术风格尽量与已上线游戏风格相似。如果游戏与已上线游戏风格上实在不兼容,笔者认为也问题不大,毕竟宣传上可以表示“抱着开发一款新游戏的态度制作了‘躲猫猫’模式”。这是实话实说,厂商的确是抱着开发新游戏的预算制作的模式,还可以在玩家中营造出很有诚意的形象。
从海外经验来看,无论是《H1Z1:杀戮之王》、《堡垒之夜》、《DayZ》等游戏,起初都是以新玩法\MOD形式加入到游戏中,后续受到玩家欢迎后才从原游戏中拆分独立成一款游戏。比如《H1Z1:杀戮之王》原本是《H1Z1》的模式;而《DayZ》是《武装突袭2》的一个MOD。所以,现在把吃鸡游戏整合进一款另一款游戏完全也说得通,殊途同归嘛。
从国内经验来看,《小米枪战》在10月更新的“吃鸡”模式,虽然刚好撞上总局否定的新闻曝光,但游戏发布会照常进行,并无受影响的迹象。
唯一的隐忧是,如果“躲猫猫”模式太火,难免总局领导会回头检查。所以,竞争性该缓和的要缓和,不能杀至最后一人,总能进行团队死斗吧。
出海吧
既然国内上线障碍较多,那不如直接将吃鸡游戏输出海外,这就基本不存在任何政策上的阻碍了。
由于《绝地求生》配置要求较高,不少国内玩家PC并不足以流畅运行游戏,退而求其次选择吃鸡手游。相信这种现象在海外也是存在的,理论上吃鸡类手游出海也是有立足空间的。
但实际上,笔者对于出海并不是太看好。目前的国内我没看到的吃鸡游戏还难以完全还原《绝地求生》的体验,画面、地图大小、以及射击体验上和端游相差巨大。对于较为挑剔的海外玩家,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还真难说。
不过,在《王者荣耀》、《无尽对决》之前,也没有太多业内人士、玩家看好手机MOBA游戏能成功。吃鸡类游戏搬上移动平台,谁又知道会怎么样呢?
国内玩家还能愉快吃鸡多久?
《绝地求生》中国月活玩家高达600万,是美国的4倍
其实,在跟风《绝地求生》之时,厂商就应该要明白这游戏暴力元素较为突出,可能存在无法过审的风险,如今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只是,眼下《绝地求生》国内月活玩家数量再创新高,达到600万人,是第二名美国月活数的4倍!在总局否定态度之下,国内玩家还能愉快游戏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