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国内新闻 > 亲家为何变冤家?从《找你妹》看研发与发行的博弈
  • 亲家为何变冤家?从《找你妹》看研发与发行的博弈

  • 来源:17173    日期:2014-01-21 16:08:03
摘要:回归热酷和云中游本次对垒,可以想到的是,利益与观念不和,一定是纠纷的导火索。

近日,热酷游戏宣布因《找你妹》研发商云中游毁约,将与其对簿公堂。这也成为国内手游圈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云中游是典型的创业型团队,在《找你妹》初获成绩后,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热酷游戏也和云中游探讨合作事宜、并最终牵手。此后,热酷针对《找你妹》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大力的推广,《找你妹》也凭借着自身的品质成为了一款知名手游。谁知好景不长,双方的合作已经出现了裂痕,而《找你妹2》《找你妹3》分别上线,更有种“死磕到底”的感觉。


开发商与发行商的那些典型纠葛案例

开发与发行的纠葛对于国外游戏行业而言,由于前进步伐比国内更快,因此更早地就暴露出了类似的事情。笔者先罗列几条具有代表性的:


2010年底,《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的创始人Vesterbacka对外表示:“我们再也不会使用Chillingo”,在此之前,Rovio和Chillingo之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口水仗。而作为国际一流的发行商,Chillingo曾协助《愤怒的小鸟》真正打开了全球市场,立下过汗马功劳。


2011年中旬,《黑色洛城》的开发商Team Bondi与游戏发行商Rockstar撕破脸皮,Team Bondi人士直言Rockstar对其压迫与蔑视的态度,将寻找新的发行商。而Rockstar随后也声明双方关系破裂,不会再发行Team Bondi的作品。


2012年年初,《废土2》开发商InXile的领导人Brain Fargo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发行商不把开发商当人看,虽然开发商需要呕心沥血来制作游戏,但很多时候发行商却主导了一切。


随着游戏行业的不断发展,开发商和发行商在合作越密切之时,摩擦也越来越多。针对全球知名的发行商Chillingo,国外甚至出现了一个名叫“Who Needs Chillingo?”的民间组织,旨在帮助开发商摆脱发行商的“控制”。


亲家为何变冤家?

回归热酷和云中游本次对垒,可以想到的是,利益与观念不和,一定是纠纷的导火索。


在一款新作起步之初,发行商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品牌可以帮助游戏收获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对于创业研发团队而言,发行商的作用是很大的,也会处于较强势的地位,这段时间是双方合作的蜜月期。对于发行商而言,他们希望从一款成功的产品中收取更多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在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策略。


而对于开发商而言,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有了一定的底子,难免会出现心里不平衡,就容易萌生出独立发行的想法:“让发行商赚足钱的游戏是我们来开发的,为什么要把钱分出去?”。正如Rovio甩掉Chillingo一样,对于开发商而言就是“翅膀硬了”。而这在发行商看来不亚于是白眼狼。双方关系破裂也就因而产生。


另一方面,发行商会更关注游戏产品的营利性和数值方面的东西,往往会对开发团队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改动需求,而开发团队或许有着自己的制作考量,某种程度上也容易产生摩擦。有评论认为,国内手游行业在起步初期,游戏规则不够完善,这也是纠纷出现的一个原因。而在海外,开发商与发行商在合作之前往往都会签订一种名为“封杀条款”的协议,条款中约定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追溯事件的前因后果,笔者不由去想,如果《找你妹》不火,并未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那还会有现在的纠纷吗?再试想,如果双方在签订的条约,将细节等说明到位,云中游还会不会自立门户?是否还会有现在纠纷时的“咬文嚼字”?


但实际上业内也不乏开发与发行和谐共处的案例,如Halfbrick与乐逗的合作就可以视为典范。而在笔者看来,开发商和发行商同为手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分工、各司其职、遵循契约都是必须的。要保持双方平衡、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而非发行商“施压”开发商,或者是开发者不顾条约一走了之等。否则伤害的是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玩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