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国内新闻 > 《西游降魔篇》的改编权值不值天价?
  • 《西游降魔篇》的改编权值不值天价?

  • 来源:游戏多    日期:2015-04-22 11:05:38
摘要:值得吗?为什么签?电影IP真有那么大的可挖掘性吗?伴随着《西游降魔篇》未来七年版权的尘埃落定,诸如以上的疑问片片袭来。而当我们说《西游降魔篇》价值时,得先谈谈周星驰。

  近日,西山居签约周星驰导演电影作品《西游降魔篇》手游版权一事成为坊间热议。在人们普遍笃行IP=捷径的当下,这种合作似乎并无奇异之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距离该电影热映已过去两年多,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让一部电影失去时效性,这似乎并不符合手游追逐热度与时效性的原则。但西山居还是签了,且据说价格是国产IP之最。

  值得吗?为什么签?电影IP真有那么大的可挖掘性吗?伴随着《西游降魔篇》未来七年版权的尘埃落定,诸如以上的疑问片片袭来。而当我们说《西游降魔篇》价值时,得先谈谈周星驰。

  电影IP其实发力很早

  年过半百的星爷已两鬓斑白,如此苍老的速度无法让人将他与当年的痴情至尊宝联系在一起,相信国内绝对没有保健品敢找星爷做代言。靠无厘头喜剧成名的他将太多的快乐带给了观众,却留下了沧桑,变为了白头人。近些年,星爷非议不断,既因其较真的拍戏风格,也因其人情世故不够圆滑。假若淮南子在世,星爷当拜上一拜,学习如何智欲圆而行欲方。

  但或许也就是这样的星爷,才能缔造中国无厘头文化,成为中国戏剧的标杆人物。1995年,《大话西游》上映,这部注定将载入中国电影业史册的作品却在当时没能得到很好的票房。反而在几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成为了青年人的最爱。以至于无数自制原创视频以其为蓝本,相应的杂文小说也不计其数,影评更如浩海繁沙。要知道,当年西影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还认为此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

  《大话西游》像极了东方版的《肖申克救赎》,一样的票房不如意,却在日后逐渐展现自身价值,直至今日仍旧能让人回味。宛如不朽,存于后人之心,久久而不湮灭。

  2002年,《大话西游》仍旧是互联网社区论坛的经典话题,网易顺势推出了同名游戏,正是靠着这款游戏,网易为日后的游戏自研之路奠定了基础。同时大话也是网易旗下的标杆产品之一。可以说,网易在利用电影IP制作游戏的道路上走上了前无古人之路。

  在当年,IP概念没有如今这般明显,但效果要好上许多,这既得益于昔日的好IP难找,也得益于单纯的玩家更容易被熟悉的题材所打动。

  到了《西游降魔篇》,星爷距离第一次接触西游题材已过了十几载。期间,网易的西游游戏仍旧风生水起,互联网影响了万物,IP概念日趋成熟,星爷也从昔日的至尊宝变为了如今的白发人。韶华白首,一恍经年,什么都在变,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是一种情怀。

  尽管如今的情怀不全是褒义词的意思,但却很好的反应出影迷观众的心理。在《西游降魔篇》上市后,无数人打着“还星爷票房”口号而杀入影院观影。这种发呼吁情,由内而生的情绪推动了一场自发性的浩浩荡荡的营销。于是,《西游降魔篇》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历史排行榜上的第四位,往前是不知道为什么而火的《泰囧》,而第一二名则是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与《阿凡达》。

  《西游降魔篇》能有如此成绩多半要算在《大话西游》给人留下的遗憾以及星爷的个人魅力上。如今西山居肯为《西游降魔篇》付出如此高昂的价格,也不全是因为影视IP的优秀,更是想从营销角度上进一步消费星爷,消费情怀。

  但如何消费?自然要结合IP效应与互联网思维。

  在不久前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电影频道联合主办的一个颁奖活动上,出现了怪异的一幕。参与活动的嘉宾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电影人,如黄建新、张一白。一部分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从业者,如腾讯的程武、小米的雷军。如果要说怎么拍电影,后者只能给前者做学徒,但说起如何对一个电影IP进行泛娱乐化营销,那么前者就犹如瞎子一般不识前路。

  一半是传统电影人在对电影侃侃而谈,一半是互联网从业者以趋势,数据说明IP的价值。颇有文科生与理科生对话之感。但就是这样看上去怪诞的一幕,呈现的是传统智慧与新思维的碰撞。

  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以互联网思维制作影视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万合天宜的《万万没想到》,如《屌丝男士》,这两部互联网剧都将改编为电影。恶搞、网络文化、快节奏、不着调,是这些网络影视的标签。

  徐峥在活动上说:很希望把‘囧系列’变成一个品牌,变成一个真正的IP。就目前看,徐峥口中的‘囧系列’只有电影而没有衍生产品,所以谈不上是一个强IP。但在IP价值愈发凸显的现在,‘囧系列’要想成为一个品牌,变为强IP,并不算太困难。

  以此来看,电影类的IP与游戏娱乐等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摩擦。之前,就连老谋子也在乐视一连串互联网专用名词的攻势下与其缔结了合约。但我们仍旧应该有一个疑问,以电影为IP而改编的游戏,是否能够有市场?这也是西山居所应该考虑的事。

  去年,《心花路放》票房大热,但同名却没能借着热度平地起高楼,而是迅速的消失在市场。在往前看,还有《分手大师》的失败例子。可以说,电影改编为手游在国内似乎至今都没有很成功的。这是为什么?是因为IP影响力不够?还是因为宣传不到位?

  《心花路放》在去年豪取十亿票房,《分手大师》也有6亿票房进账。这两部电影的辐射范围之广从数据上就可窥见一二。那么我们只能从游戏质量上找一找原因。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为了迎合电影的上映,类似的手游在制作上都显的很仓促,且玩法上不是跑酷就是卡牌。以《分手大师》为例,游戏的主要玩法就是参照《神庙的逃亡》,虽然略有一些微创新,但了无新意的游戏模式根本无法让人仅因一个IP效应就投身其中。

  败退如潮,方识逆鳞。如何结合IP本身的属性进行游戏研发,找到最适合该IP的玩法,是改编时必须注意到的。那么,《西游降魔篇》的手游能否有着与IP价值相符的表现呢?至少就目前看,它比以往的改编要靠谱的多。

  《西游降魔篇》电影上市距今已两年多,所谓的时效性早已不在,西山居更能静下心来对游戏进行深度开发。就目前放出的视频看,《西游降魔篇》是一款横版格斗手游。这类手游相对于卡牌等更为重度,也更能发挥IP的价值。

  而在IP影响力上,《西游降魔篇》有着星爷印记。相较于那些一时而火的电影,它无疑更能让人铭记于心。

  此时,我想起了星爷在《大话西游》中的那句名言: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也希望手握经典IP的厂商能够守住经典,莫要让其精髓流失而让人后悔莫及。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