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比较火的原创强IP有《万万没想到》、《十万个冷笑话》、《报告老板》、《暴走漫画》,在动画片领域有《熊出没》、《喜洋洋》,在电影领域如《泰囧》。在之前红火的有网易的老衲局长小李、性感玉米的《网瘾战争》(他能再创作出一部流行的微电影吗?)、易小星的叫兽系列、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有如不红不火的《嘻哈四重奏》。
我们发现,这些原创强IP,能持续脍炙人口的很少,主要是他们没有续集了,或者说他们想放量的时候受限了。
创意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创意达人会多一些。科学的解释是,创意跟一个人的阅读、见闻呈正相关,他必须不断吸纳新的元素,才能有持续创意。创意,肯定是好作品的源泉,一个人想一个好创意很难,要持续想出好创意更难了。所以,如果是单人创作,注定他们的创意持续力是受限的。而如果团队作战,又有风格不搭的问题。所以我们发现,其实好的导演,或好的作者,他的作品是有限的。
那,以上的原创强IP,为什么后续乏力了?为什么日漫《火影忍者》、《海贼王》能续集续那么多?这里有一大原因是跟他们的系统设计有关系。
如果,你构架一个新的世界,在想象的极限,大概有两年的东西可以写;你写一个行业,估计只有半年的东西可以写,因为行业太小,而世界较大。笔者这个统计未必正确,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如果一个新人,保持每天300篇新闻的阅读,持续两年,在广度上,他大概可以覆盖80-90%的新闻内容,他知道什么内容是有更强的新闻价值,哪类新闻适合上头条。——来自门户网站的经验。然后他再用1-2年的时间,去切入娱乐、体育、财经等领域,基本上,广度是够的。
再举个例子,给你一年时间,你大概可以把市面上90%车型、价格、参数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去当汽车数据库的编辑。
单项创意的门槛如此之低,持续创意才是原创强IP的关键。那么我们看看:
《十万个冷笑话》——可以持续,但容易陷入模式单一的困境;用户永远需要新鲜的东西。《万万没想到》——世界上能“没想到”的东西太有限,20集、40集、60集,就把世界上所有“没想到”的东西想遍了,然后难以持续。《报告老板》——职场就那么多事,更可能没有续集。
然后我们再看看胡戈和性感玉米现象,胡戈出了一个现象级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再无轰动级的作品,包括他之后拍的几个恶搞视频,都是只能泛起一点涟漪。他显然是创作乏力了。《馒头》的成功,很多原因是因为借势了电影《无极》,但没有太多的创作难度。他的能力,限制了他的后续发挥。
性感玉米的《网瘾战争》,之所以能走出魔兽粉丝的圈子,是因为他借《魔兽世界》被和谐的惨状,诉求了“自由之奥义”。“自由”是没有群体、行业限制的,所以他打动了很多非魔兽的粉丝,大家都为之共鸣,并因为有巨大的传播基数,所以《网瘾战争》几乎被载入了网络视频发展史的史册。这里的启示是,创作,核心的内涵一定要能在全人类中引发共鸣,才有可能促成现象级的情况,题材如:爱、亲情、自由、性、财富、暴力……这些题材,不管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都能共鸣。在《网瘾战争》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性感玉米突破游戏的圈子,获得游戏圈子之外的影响,是因为,他没有做出跨行业,跨人群的作品。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Blog图党的乖乖,创作的《老衲小李局长》,设定的人物结构非常简洁。局长代表领导,小李代表下属,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各种发挥,可以映射绝大部分的公务员现状,遇到需要复杂结构的剧情,就把老衲这个打酱油的群众演员插入,所以他的文案编排,漫画形象表现,容易切入,且风格鲜明。但由于他的选题领域,在国内的时政环境受限,所以没有继续。
总的来说,重建一个新世界,可能是一个有利于持续的好方法,如网易的大型端游《天谕》,从沙漠到海洋,从夏大陆到云端,恢弘有内容深度。选择精选一个垂直行业或人群,很容易在短期内收获现象级流行,但会遇到难以持续的难题。在内容的挖掘上,希望不肤浅有深度,但有深度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如生命、自由、爱情、家国、世界毁灭、宇宙重生。再上去就是晦涩的哲学或物理学。再下去就是东莞、十八摸、金鳞岂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