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而言,网络游戏不仅好玩,能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体验种菜、养动物的快乐,还能在游戏中认识新的小朋友。此外,这更是他们生活中的谈资,玩游戏让孩子们有更多共同话题。对此,专家建议儿童社交应回归现实,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在互联网时代,当各种社交软件充斥着大人们的生活时,儿童世界也逐渐被一些网络社交游戏占据着。眼下正值暑假,网络社交游戏悄然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昨日,商报记者用手机下载了几款儿童社交游戏软件,如摩尔庄园、卡通农场和小羊羊等。记者实际操作发现,注册登录非常简单,只需给自己取个网名即可。
这些游戏多以农场方式为主,如种菜、养动物,还会涉及到种植成果的虚拟买卖。
记者打开“小羊羊”游戏软件发现,在游戏界面的左下方,有一个聊天对话框,里面是全国各地小玩家的对话内容,不少玩家还在对话框中公布自己创建的QQ群号,他们十二三岁,却也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社交圈。
今年十二岁的奇奇,是网名“冰雪家族”的群主,她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是浙江绍兴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小羊羊”和“卡通农场”等社交游戏都是她的最爱,玩了一年,交了近十个好友。
“先不说了,我要给我的羊剪毛”,正聊着,奇奇的iPad上弹出给羊剪毛的提醒信息。她告诉商报记者,除了网上的社交游戏圈,在生活中,她也会和身边的同学聊游戏,比谁养的动物多,比谁的等级高……“同学们都在玩。”
金启航小朋友刚结束小学三年级的学习,她平时爱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记者看到其手机下载了近二十个游戏软件。
“我最爱玩摩尔庄园,还加了二十多个小朋友,我们会在游戏中互送小礼物。”金启航告诉商报记者,身边很多同学都在玩。她也会在网上和其他的小玩家聊天,问他们家住哪里,平时喜欢玩什么等。金启航笑着说,自己表姐名叫涂馨月,比她高一年级,她们经常聚在一起玩游戏。
从事医疗器械工作的刘女士是金启航的妈妈,她笑着说,自己手机里的游戏软件,多是她和女儿一起下载的。“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不压制,但会给她 定规矩”,刘女士告诉商报记者,女儿每天可玩一小时游戏,对半分成两个时段玩。同时,她会对游戏内容进行把关,凡是涉及暴力或是有露点衣服的游戏,她都不 会让女儿玩。
“空了的时候,我会陪她一起玩,其实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对于约定的事情都会遵守,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世界。”刘女士说。
家住南坪的侯女士表示,适当玩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游戏中的虚拟买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管理零用钱的能力。
不是所有家长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在渝中区从事财务工作的黄女士告诉商报记者,自己十岁的儿子也酷爱玩游戏,但她很少关注孩子在玩什么。
社交网游如何才能引导好儿童玩家?“摩尔庄园”的未成年人家长监护专线工作人员告诉商报记者,他们的儿童社交游戏,经常会推出一些互动游戏主题,需要小玩家互加好友合作完成任务。同时,他们还会根据小玩家的等级,随机的推荐好友,大人也可以一起玩。
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告诉记者,以电子媒介为主的网络社交游戏,以“自由”为主,在不受限制的虚拟世界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可以与其他小玩伴找到共同的乐趣。
这种网络社交游戏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最易吸引8岁左右的孩子,游戏中的过关、竞赛、各种买卖、互送小礼品等符合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能在竞赛中找到成就感。
王秀江建议,孩子爱玩游戏、爱交朋友都可以理解,家长应给予适当引导,可以和孩子达成约定,在规定时间内玩耍,并保证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坐姿正确。其次,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在玩什么游戏,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回归现实生活”,如带着孩子在现实中种菜,让他们懂得这与游戏中用手指点击屏幕种菜的不同,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还应搜集一些受骗案例给孩子看,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