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社会新闻 > 正常网游何必迷恋“非常营销”?
  • 正常网游何必迷恋“非常营销”?

  • 来源:人民游戏    日期:2014-03-21 23:17:34
摘要:业内人士认为,低俗营销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游戏企业善打“心理牌”。

“对试图以低俗营销来吸引玩家的游戏产品和游戏公司,我们玩家将集体予以抵制!”玩家代表、游戏公会负责人天书如是说。

近日,一篇题为《无良公会会长诱少女失身,自曝床事细节》地文章出现在网络上,文中在大篇幅地提及一些不雅情节的同时,掺杂了某网游不少的产品商业宣传。比如,有段落写到“少女一脱入江湖(预订)”,而点开“预订”二字,弹出的却是领取某网络游戏激活码的页面。通过杜撰低俗内容推广游戏新品,该文章的虚假性和商业目的不言而喻。


尽管随后网络游戏公会联盟理事公会(筹)及时对此发布了辟谣声明,并对该营销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同时,呼吁50家游戏公会对该款游戏进行抵制。相关游戏公会负责人也纷纷现身说法以正视听,但该虚假文章因网络传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产生。


近年来,利用“擦边球”式的低俗营销方式吸引眼球的网游商业推广在业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然而,“擦边球”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虽然很多行为并未达到违反法律法规的层面,但这对于一个一直以来强烈渴望获得社会认可、提升公众形象的行业来说,的确是个矛盾的存在。


“病毒式”嵌入的低俗营销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中国的各类网络游戏新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足的产品一方面使网游市场空前繁荣,另一方面,竞争也随之而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网游企业开始唯利是图,市场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也随着爆炸式发展而集中爆发,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病毒式”出现的低俗营销现象:为了给新上市游戏产品进行炒作,一些企业以成人内容、低俗内容和虚假内容等作为广告,如聘请AV女优代言游戏新品,用衣着过于暴露的模特进行产品宣传等,来刺激和欺骗消费者,从而达到推广自己游戏产品的目的。


“从客户端网游、网页游戏到手机游戏,游戏行业一路发展起来,似乎都会有这样的怪现象出现。当某类游戏成为游戏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成为‘红海’时,游戏运营企业的低俗推广手段就愈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低俗营销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游戏企业善打“心理牌”。


据文化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依然以男性为主,占比达81.6%,网络游戏用户年龄以18岁至24岁和25岁至34岁居多,分别占比达58.6%和33.2%。这一群体对美女和性暗示类的图片、动画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也为这类低成本营销模式提供了便利。


在一些游戏相关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所谓的游戏圈活跃用户用挑逗字眼发布的相关信息:“××员工爆料,××女优将代言××游戏”“××女优‘献身’××游戏企业年会”……不少知名的大型商业网站也经常能看到这类营销窗口的弹出,有的甚至出现在首页的醒目位置,大多为一些类似“膏药”般的弹窗广告,宣传画面多为衣着暴露的女子,所配文字极具挑逗性。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虚假营销文章,因其话题极具挑逗性,也获得了不少大型网站的转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低俗营销的负面影响。


“劣质网游厂商为博取玩家眼球无所不用,而网站为提升访问量也佯装不明白,于是导致低俗营销现象愈演愈烈。”据网页游戏规范自律联盟执行办公室主任戎英杰介绍,目前低俗营销广告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恶意炒作,使用一些非主流的人物恶意宣传。二是用老虎机、轮盘贴等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形象挑逗,用女性具有性挑逗意味的姿势及形象进行宣传。四是语句挑逗,用暧昧容易致人误解的语言进行宣传。“


近年来,文化部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打击网游低俗宣传的整治,每次整治之后,行业的形象都会有很大的好转,但反复出现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他说。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