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开服表-9K9K.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页游产业 > 社会新闻 > 少年网吧弑父幕后 本是孝顺乖孩子却爱“杀人游戏”
  • 少年网吧弑父幕后 本是孝顺乖孩子却爱“杀人游戏”

  • 来源:新浪游戏    日期:2014-02-21 17:10:54
摘要:前几天我们报道了14岁少年,因父亲来网吧规劝,他却觉得父亲打扰到他玩游戏,掏出随身的小刀刺向父亲后,觉得只是小伤继续玩游戏,却不知这一刀让父亲当场命丧黄泉。对暴力的痴迷,对生命的漠视,都是现在青少年最重大的问题。

前几天我们报道了14岁少年,因父亲来网吧规劝,他却觉得父亲打扰到他玩游戏,掏出随身的小刀刺向父亲后,觉得只是小伤继续玩游戏,却不知这一刀让父亲当场命丧黄泉。对暴力的痴迷,对生命的漠视,都是现在青少年最重大的问题。


“网瘾暴力”高发背后

社会“纵容”


调查发现,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与接触网络不良信息有关。网吧业主利欲熏心、游戏商社会责任弱化,导致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将游戏情景带入现实生活。


“棍棒”教育

在对网瘾少年犯和父母、老师关系的调查中,认为父母没能尽到监护和抚养责任的超过40%,怨恨父母的达32%。很多网瘾孩子面对的家庭情况都很雷同:母亲不是训就是哭,父亲不是骂就是打,矛盾一步步激化。


学校“排外”

对网瘾少年犯老师关系进行调查,在是否会选择重新回到学校的选项中,“不会”和“没想好”的分别占37.81%和33.05%。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排斥、歧视“网瘾”孩子。


2月18日晚9点,娄底新化东盛网吧,14岁少年捅死了父亲。


没人能理解肖伟英(化名)当时的冲动,即使他自己。


在亲友眼中,他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个顽皮学生;而他的朋友多是江湖混混,他是朋友眼中的“义气哥”。


留守多年,孤独好强,屡遭家暴,爱上网,偶尔玩“杀人游戏”,是这个少年的标签。


是偶然悲剧还是压抑爆发?记者试图从成人可理解的角度,破解少年的突发暴戾,走进他模糊而又清晰的“三界青春”。


网吧弑父

父亲被刺后叮嘱表哥:


“带弟弟回去,别让他在外面跑了”


2月18日,本该12点40分到学校的肖伟英没有走进校门。中午1点,父亲肖福明接到老师电话:肖伟英没有来学校。


肖福明叫上两个朋友,骑着摩托车开始在家附近寻找儿子,整整一个下午未果。期间,老师再次来电话,称肖伟英本该交的学费也没有交。但两天前,肖福明给了儿子500元去交学费。


吃完晚饭,肖福明和刘伟四人,沿着上梅东路挨个网吧寻找,沿街搜寻十几家网吧后,在上梅北路的东盛网吧,他找到了肖伟英。


一见孩子,肖福明迎头几个耳光,一把将儿子按在凳子上捶打。挣扎中,肖伟英掏出弹簧刀。刘伟立刻上前试图按住,肖伟英挣脱了表哥,一把将父亲推到了吧台前,弹簧刀刺入父亲左胸。


肖福明捂着胸口,最后叮嘱刘伟,“把弟弟带回去,别让他在外面跑了。”刘伟在网吧里端的角落看见了肖伟英,“他完全蒙了,全身发抖。”


模范孩子

一直听话孝顺,


跟父母打工,寒假苦读


14岁的孩子被警察带走了,鲜有人能破解当时的冲动。


第二天,叔公在陪同审讯时听到,肖伟英前几天跟人打架,当天中午在学校附近买了一把带血槽的弹簧刀。没想到,刀子刺向了父亲。


此前,在亲友眼中,他一直是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3岁多时,父母在外打工,仅过年时才回家短暂停留。10岁那年,母亲生下弟弟后,他才跟随母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弟弟在几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脑瘫,至今不能走路说话,带着弟弟玩耍成为了肖伟英最大的爱好。“别人抱都会哭,但只要说哥哥回来了,弟弟就笑了。”母亲回忆,孩子一直乖巧懂事,洗碗拖地,碰到附近的爷爷奶奶都会打招呼。今年春节,奶奶上山砍柴,搬不动了,喊他帮忙,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就将柴树根拖了回来。


但母亲吴益云说,因为孩子自己不想读书,曾经从乡镇,到娄底到新化县城,共换过三个学校,初一上半学期读完后还休学了一年。


休学期间,他和父母在温州打工,父亲为他找了一份在皮鞋厂做流水线的工作,“踩机子,还踩得蛮好。”母亲说,儿子每月挣得1000多元,全部交给母亲。


终于,在去年年中,孩子跟父母说想回去读书。

  •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产业新闻
观点报告
行业会议
思想观点
投资信息
行业动态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