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游戏陀螺(原91手册)主办,天象互动协办的“手游诊断日-成都站”活动在天府软件园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除了常规的制作人分享、产品路演及嘉宾点评外,游戏陀螺创始人余文锋还将正式对外宣布完成A轮2000万人民币融资消息。活动现场多位行业大佬分享了经验和产品点评。
以下是天象互动CEO何云鹏演讲的主要内容:
我今年3月份来到成都筹备创业,得到很多伙伴的支持帮助,一路走来还是有不少的感慨。同时,从去年到今年参加了很多场各种形式的项目路演活动后,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思考在这里跟伙伴们一起交流,交流主要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作为一个发行商的角色,我们是怎么样看产品或者筛选、过滤、评价一个产品的。
第二个方向,我也想说一下作为一个研发团队,我们应该怎么样表达和推进自己的路演。
这两点不仅是今天参加路演的伙伴,其实对在座参会的伙伴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半年我也正在进行角色的转换,作为一个发行商,每天都有几款产品不停提交过来,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判断这个产品是否可以往下走?
发行商肯定不统吃。未来我相信发行商也会有一些分化,比如我擅长什么,我偏好什么,比如你偏中重度还是偏社交的,是偏国内的还是偏国外的发行渠道?
这里面就有了一个大的选择,也就是说伙伴们投递项目的时候也要双向选择。我的产品类型适合什么样的发行伙伴合作,因为有了这样的定位,所以在产品偏好上肯定有一个先入为主,对于这类产品我会比较感兴趣。
很多伙伴都在想我是不是要把产品做的很成熟再来找发行伙伴?
我觉得不尽然。从我们团队来说,我们要求他们判断产品的时候,第一个条件不是判断产品的完成度而是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市场机会,就会涉及到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跟你类似的程度以及比较的程度,以及一定阶段的预期判断。接下来三到五个月或者我发行的周期里会有什么样题材的爆发或者什么样玩法的演变,这是作为发行商看产品的第一点,就是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反过来,我发现很多发行商或者刚刚进入发行领域的人第一眼看的是卖相好不好,音效好不好,这就是买椟还珠的事情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市场群体,也没有市场认同的玩法,那么即使你做的再绚丽,花了很多的外包,但是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是我们看产品的出发点。一个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偏好,另外我们我们是先看大方向,可能完成度只有70%,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看大方向。再往下走,就要看关键点了,比如说从系统的完整性,这套脉络,因为你说70%肯定是把主干先完成了,包括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最后再看表现。
在确定完这个产品的机会点之后,我们一般跟团队下一步接触时还是关注核心的关键点,如果你的产品是做同步PK的,我们肯定会在这部分跟你沟通比较多。我们有研发的同事跟你沟通说你的同步机制是怎么做的?或者战斗机制中有一些AI,在极限情况下能不能达到商业化的支撑等等。
我们最近看到好多产品,其实就是大方向是好的,却在上线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比如上线之后被别人刷漏洞,有一些待交易或者一些ARPG可能以前没有注意过这种东西,所以在外挂方面没有做好准备。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发行商在这几个关键的点是要把握住的,这是我分享的发行商怎么看产品。
虽然看起来里面有很多感性的东西,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就是互相挑,发行和研发互相挑选,有点像是到古玩市场的感觉,这里有没有璞玉,有没有特别值得珍藏的东西呢?肯定有,但是这个市场因为很浮躁,所以很多人会弄出一些“做旧”的东西,你要明代的我就给你做成明代的,但是里面的东西不是明代的。
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就可以看到,每天都在发布说某某某产品被极其夸张的数额,从去年开始大家就挺拼这个。而事实上,两个东西非常重要,第一是数据的真实性无从考究,反正也不是上市公司,也不需要提交报表,所以300万吹到3000万也可以,还有一个到达3000万是什么样的条款和支付方式,外面的人不知道,所以说XXX产品都签到这个数了,我的产品也不差,不卖到这个级别就对不起自己,这就是大家互相玩的一场数字游戏了。
另外,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团队价值如何体现?我相信一点,肯定不是体现在所谓的签约金上,如果最终在你上线之后你的产品达不到1000万2000万的流水,你的自信从何而来?所以,面对未来的竞争我们也许可以更加淡定一些,更沉的下来一些做自己的事情。
不管是路演上还是沟通过程中,研发团队怎么样去展示自己的产品?这也有技巧,我最近发现路演之后感觉到大家包装的成分太重了。我们讲的是现在面对的是一个跟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还没有到市场,比如到苹果这样的应用商店去推广的需求,那个时候需要再次包装。而在路演的时候我觉得就是朴实一点,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比如外包做一个非常高大上的CG,开场动画特别绚丽,就我个人而言没有必要。
就是简单的把自己真实的体验,不管通过录屏也好,什么也好完整演示出来。第二想清楚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把它提炼出来说清楚,因为大家都是圈内人,你不用从头到尾讲一遍,没有意义。你认为团队的特色是什么?项目经验是什么?有哪一两个点是特别的?这就行了。
另外,发行的过程中还是要背一些问题,我相信你出来跟发行伙伴合作你就说这个产品没有一点问题,心里非常自负,这样也不至于,你有哪些问题或者疑惑?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出来,因为最后能否合作,这一定是建立在双方互信和很好交流沟通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