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消息,爱奇艺动漫副总裁杨晓轩在2015年网博会上,对中日美传统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称中国动漫产业有两个缺失:流水化生产模式和人才。
杨晓轩
杨晓轩称,日本动漫产业的模式是利益风险前置共享。在初期就搭建一个商业模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初期就把盈利模式和市场规模作为预判和评测,无论动漫的 IP是主流市场还是小众市场的,都是一切都是以受众市场为切入点进行前端的设计和开发,然后精准的进行投入和评估。市场宣传、商品开发和授权应用等在作品上线之前都已经做好了。
美国动漫产业的模式是高概念的模式,他们可以用5年以上的时间来研发,像冰雪奇缘等等这样,故事写了三年半以上,用专业市场营销来形成一个顶级IP,然后赚取一个可观的收益。
杨晓轩还分享了中国动漫市场的两个缺失。他认为瓶颈在于生产模式更多是在工坊式——动画制作全过程,而不像日本和美国达到分工很细的工业体系流水化的运作。杨晓轩认为只有做到流水线,专注才能专业,工坊式不利于产业升级。
第二个缺失是人才。国内有很多动漫的导演,但是没有很多剧本改编的导演,剧本策划、剧本导演还没有一定的价格体系;也没有音像的导演,学校中都没有这样的一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