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机构称,游戏化(Gamification)将来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到2016年,游戏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约合170.76亿元人民币)。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通过游戏进行社交化营销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游戏化或许就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游戏化已经逐渐成为眼下美国媒体报道的热门词汇,该概念在2011年的GDC大会上作为一个热门新词被首次提出。所谓游戏化,是指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其他的领域,旨在引导用户互动和使用。
游戏化可以应用到互联网、健康医疗、教育、金融等诸多领域。游戏化满足了人类爱玩的本性,能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以及消费体验,其终极目在于将原本枯燥无味的事情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用户的互动兴趣。
美国研究机构 BI Intelligence指出,游戏化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该机构还表示,手机移动端的游戏化服务会有更好的效果。此外,美国电子游戏研究公司M2 Research的创始人旺达·马龙尼(Wanda Meloni)预计,游戏化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达到28亿美元。
当前,国内最新的“游戏化”成功营销案例,当属今年春节微信“抢红包”活动。便捷、互动、社交、奖励机制、意外惊喜、定位清晰等特点,令“微信支付”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抢红包”其实就是全国人民同时在玩的一场大规模“游戏”,这场游戏不仅在春节期间娱乐了万千百姓,还令微信支付成为这场游戏背后最大的赢家。平淡无奇的支付软件因为“游戏化”而一鸣惊人。
知名“游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Bunchball公司CEO Rajat Paharia曾撰文称,游戏化压根就不是“游戏设计”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交互设计”的问题。Rajat Paharia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前缀“游戏”而对“游戏化”一词存在误解。他认为,游戏化是指“将某个已经存在的、具有一定核心和内在价值的事物与游戏机制相整合,以激发用户的参与度、投入感和忠诚度”。
BI Intelligence在其最新的一份关于游戏化战略的报告中,提炼出了游戏化战略成功的五大要素。
首先是直观的设计:游戏化的设计应该简洁、大方、干练、连贯。游戏化应清楚地与奖励连接起来,而不应该过于杂乱和复杂,尤其是在移动设备上更是如此。小型的设备,以及用户缺乏耐心的可能性则意味着没有复杂接口的空间,以及不能容忍设计上的失误。
其次是用户行为的敏化:游戏化不应打断用户或消费者的日常习惯,而是在现有的行为方式中自然的融入。例如商业中的游戏化策略可引导一些热爱购物的达人们增加消费,但却不应该打扰偶尔才购物一次的消费者。
再次是平衡的设计: 游戏化的设计不能够只偏重于某一点,因为这将导致用户出现厌倦情绪。成功的游戏化设计应该倾向多样化、具备有意义的奖励、随机性等元素,才能够让用户大呼过瘾。
从次是与商业目标的无缝对接:游戏化必须支持清晰的商业目标,不能有单薄或虚假的用户体验。同时,试图利用游戏化战略来实现沉重的业务目标也必将失败,因为游戏化的作用只能是支撑一个合理的营销策略,而不是用来凭空创建一个新策略。
最后是获取有价值的数据:游戏化过程所产生有价值的数据,可令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用户偏好、预测机遇、并主动解决问题。